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早上等车时,突然听到说,在耿达被埋的 12 个人中,又挖出来了两具尸体。

尸体还没干。

一个医生解释,因为是窒息而亡,临死前无任何运动,代谢分化缓慢。再加上被埋进石灰岩洞里,吸水。将近一年,尸体依旧好好的。

我听了,吸口气,准备上车。

 

我回来了。

我终于回来了。

同路的人说,废墟已经挖得差不多了,一片平地,什么都没有,也没那么强的视觉冲击力了。

我说:没关系。

我只是要回去看看。

 

紫坪铺汪住的岷江水,又是动人的青绿色。两岸的山长出新绿,夹杂着艳灿灿的油菜花,太阳在山尖躲躲闪闪,晃得我睁不开眼。

泥石流的痕迹依然一道道清晰可见。人为加天灾,这般景象地震前也不罕见。

路桥维护翻修依旧是重点,一路风尘,好在没怎么堵车,两小时不到,进到映站。

 

山。或者说,是碎石堆。很高很高的碎石堆,没有一点绿色,没有一点生气。

公路上的铁网象征性的拦着下落的石头。我问同行的工人,这么危险的路,不害怕?

叔叔说,不去想。想都不想,就不怕了。

堵在路边,司机也一直警惕地瞪着山坡,说,一个石头,一瞬间的事,留心着有没有小石头往下掉,最快的速度跑。这泥石流,太过可怕。

司机指着对岸的清一色的碎石,说那里有过武警的二层小楼,那里有过一长排柳树,那里有你妈妈原来上班的实验室。然后呢,影子都没了。当时在山洞里的人没事,山体下来盖住了洞口,居然留了一个窗户,都爬了出来。倒是路边的人,除了几个被石头打进江里的保住了命,全部没了。

车在飞尘漫天的路上缓缓爬行,终于进到了映秀镇。

 

映秀镇。走了好长一截,我还是没反应过来已经到了映秀镇。

夷为平地。完全夷为平地。什么都没有留下。

一条泥泞的小路,然后满地瓦砾。唯一的直立物是修配车间的几根柱子,和一栋向后侧翻的楼。

车又沿着坡向上,去看我曾经的家。

左侧是一级一级向上的小花园,右侧是老办公楼,前面是全厂政治文化中心——灯光篮球场和俱乐部,后面有假山水池,再向上是 7 、 8 号两栋楼……它们带着鲜亮的颜色在我面前重新站立起来。当然,只是在记忆中。

 

眼前有的不过是一堆又一堆没有任何差别的砖块瓦砾。当地农民捡着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,拿着专业仪器探测铁块钢筋,再把衣物什么的通通烧掉。

满山的烟灰,一遍狼藉。

再往上开,就到了我们家。那栋楼整体往下陷了一层,上面又砸上了一堆飞石。满地废渣,走不过去。倒是那颗樱桃树,翠生生的立着,绿的人心疼。

再往上,就是二台山。整个山下陷了 9 米。感觉顿时成了小山丘。山上忙碌地重建,要在 5.12 前施工完毕。

5.12 又成了政绩线。

 

去万人坑。

所有的遇难者,一起被埋下了。没有火化,一起挤挤挨挨的睡进了大坑里。

谁都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具体在哪儿,就自行在坑前安下了碑。一排排的碑。夹杂着艳色的油菜花。

映秀。伤城。太过悲伤。

 

板房区倒是一片欣欣向荣。

温爷爷来过的小小商店。菜场、饭店、超市,都有模有样的开张了。板房宾馆 20 一夜,生意兴隆。蔬菜货物都从都江堰往上运,一切照旧。

家里的青壮年都在工地上帮工修房,留下的女眷们懒洋洋的晒太阳。

问起板房生活,大多也还过得习惯。一个阿姨逗着小孙女儿,说,这样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,想想刚地震那会儿,已经很好了。新修的房子倒是比原来小,现在打好地基,年前能住进去。回家过年,就好了。

 

学校和政府一定要走新闻程序,没能多做采访。于是瞎转悠着,到了山上的老街村。

一个阿婆站在一间木房前张望。说年轻人住到了山下的板房区,自己和老伴就留守原地,看着些单薄的财产。

阿婆抱怨,做了那么多年农民,突然没地了,做什么呢?镇上有岗位,但 60 岁以上的不予考虑。电厂招些临时工,镇上做生意的继续做生意,拣废品的去捡废品,她只能到处晃悠着瞎玩。政府说, 60 岁以上买保险,可也迟迟没有兑现。怎么养老,阿婆觉得很焦虑。

等到他老伴回来,把我们招呼进屋。房子就是木板加草垫,居然大余震都抗了过来。

老两口很生气,抱怨了一番政府发的羽绒服一直没拿到,然后就絮絮叨叨的讲永久性住房的事儿。

老街村在深山上,背后就是一堆碎石山。前一天政府的人拿来了一张表,问,你们愿不愿意搬出来?愿意的就签字。村民们很高兴,呼呼啦啦的都签了字。说这破地方,地震不把人震死也全都吓死了,又闭塞又艰苦,能到山下有谁不愿意?结果刚刚签好字,第二天,政府又来人,说,对不起,前一天把文件看错了,县上没这个政策,你们还是得原地重建。

文件看错了。字白签了。

阿婆无奈的说,居然会有这么荒唐的事。

于是又在原来划定的宅基地上继续修楼。 700 元一平米,二套一到四套一自选,政府砌好 宝坎,然后自己雇人修建。

大爷拿出宝坎的照片,哭笑不得的说,这要抗八级地震,下窄上宽的地基,简直安全的不得了!人家东莞援建专家说这里不能住人,要住人也不能修两层以上的楼,政府偏偏要在 5.12 带红帽子,非得修够三四层,还吹牛 5.12 前完工。

我又问另一个大妈,那后面这堆碎石山怎么办呢?

大妈努努嘴,说,政府说了,要给我们把山平整了,保证安全。

于是我吃着大妈给的甜到发腻的苹果,抬头看碎石间几株灿烂的油菜,心情惨然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蓝方

蓝方

24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C计划,C for critical thinking & civic education。这是一家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会企业。

文章